观澜湖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观澜湖文学 > 斩尽奸臣后,大明盛世三百年 > 第806章

第806章


崇祯满脸的苦笑之色。

方军等人见状瞬间上前,将崇祯挡在身后,双眼警惕的盯着众人。

一边一直没有出声的袁可立立刻道:“诸位,先静一静,等陛下把话说完,大家伙再说说想法!”

提到陛下,众人瞬间安静了下来,往后退了两步,脸上满是尴尬之色。

“实话告诉诸位,诸位刚刚问的问题,朕一样都没有!”

见众人又要说话了,崇祯连忙道:“诸位都不要激动,且听朕说说想法,到时候诸位再决定也不迟!”

“朕知道,刚刚提的几个问题,在整个人类历史上,都属于极其难以解决的问题,

可就因为难以解决,我们就不解决了吗?

我们就说说东汉末年的那场大瘟疫吧,无数人只能等死,连大部分的大夫都不敢与病人接触,远远看一眼,草草的开药,生死由命,

可医圣张仲景却是要立志救人,最终编写出《伤寒杂病论》这本医学著作,清肺排毒汤也是出现在这本书中,

若不是这道药方,东汉末年远比史料记载的更加残酷,

若不是这本医书,从东汉末年到现在,朕相信更是有数万万百姓死去,

所以后世才称张仲景为医圣,而不是他先有了医圣的名头后才敢去救人的。”

一席话说的众人再次沉默。

“困难是很多,但方法总比困难多!”

“朕这么问诸位吧,如果说你的家族中有产妇因为医术不到位,一尸两命时,

那未出生的胎儿是你们的孙儿孙女,那死去的产妇是你们的女儿,你是什么感觉?

如果说战场上的那些因为感染而死亡、砍掉四肢的军士是你们的亲朋好友,你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死亡的时候,又是什么感觉?

如果东汉末年那场大瘟疫出现,十室九病,阖门死绝无人收葬者,你们身为医道大家又是什么感觉?”

说到这里,崇祯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之色。

历史上记载,崇祯十四年的鼠疫,北京城内人鬼掺处,薄暮人屏不行,因北京死人太多,鬼魂白天就在城中游荡,夜里更是群鬼夜号,处处鬼影。

昔日繁华的帝都成为了一座阴气森森的鬼城。

若不是那场鼠疫,李自成决计是攻不破北京城的,大明不至于那么快灭亡。

他做了这么多准备,但十四年的那场鼠疫会不会再次爆发,他不知道,但必须要做好应对。

被请来的这些人若是主动同意则罢了,若是不同意,那就别怪他来硬的。

为了大明两亿的百姓,这个不仁的锅他背了。

但现在还是得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劝:“诸位,朕再换个说法,

你们觉得我大明的百姓能不能看的上病?能不能看的起病?能不能治的好病?”

不待众人说话,崇祯继续道:“朕听说,你们来京城的这段时间里,整个江南会馆就没有停过,你们平均每人每天看了三十余位病人,

可外面仍有无数百姓前来排队,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北京城?我大明该有多少百姓?

你们固然是医道大家,生死人肉白骨,手到病除,可你们穷尽毕生之力,你们又能看好多少?

对整个大明来说都是杯水车薪。

你们中大部分差不多走在六十岁以上了,固然你们懂养生之道,可又能再活多少年?

你们都是名医大家,可又带出了几个名医的徒弟?

等你们百年之后,你们的一身所学也随着你们埋入这黄土之后?

不要觉得你们编写了很多医术,留给了后世很多宝贵的财富,可若是能靠看医书就会治病,成为名医了,那大我明也不知道出了多少名医了。”

这番话简直是杀人诛心,尤其是最后几声质疑,当真是让他们难受。

也让他们陷入反思和深深的怀疑之中。

他们虽然有不少的徒弟,但还真没有带出几位名医。

医道不同于其它行业,不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,对徒弟的要求极其严格,否则出来也是个庸医。

好一会儿之后,张景岳抬起头看着崇祯,声音嘶哑道:“陛下,恕臣冒犯,您到底想表达什么?”

看着被张景岳的话吸引的众人,崇祯轻笑道:“知道火器研究院和农业研究院、讲武堂吗?”

众人点了点头,这几样东西已经在大明传开了。

尤其是讲武堂,更是让无数百姓为之疯狂,连带着各地县学、私塾都人满为患。

“陛下的意思,是要成立一个类似工业研究院一样的研究院?”

张景岳惊呼了出来,沉思的众人也为之一愣。

“没错,朕邀请诸位来京,就是要成立一座医道研究院,朕称之为中医研究院!”

到了这一刻,崇祯也不在遮着掩着了,朗声道:“集天下名医之力,解决朕刚刚所提的一些难题,造福大明百姓!为后世千秋万代华夏百姓走出一条路。

朕希望以后华夏子民能病能所医,医能治好,这中医研究院就是我华夏百姓生存的底气所在!”

说到这里,崇祯看着众人:“诸位,朕诚挚的邀请诸位,和朕、和大明,一起来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但又必须完成的梦想!”

“不知道诸位愿不愿意加入?”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